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思辨设计展示可能性的媒介

来源:传感技术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消费主义社会的繁盛背景下,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日趋明显的社会阶级,被商业社会轻松利用的现代主义设计,只能沿着这条“正途”去发展探索,直到变成了一种千篇一律、喜怒不

消费主义社会的繁盛背景下,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日趋明显的社会阶级,被商业社会轻松利用的现代主义设计,只能沿着这条“正途”去发展探索,直到变成了一种千篇一律、喜怒不形于色的标准模式。一潭死水中,“激进设计”就像投入其中的石子,掀起的涟漪。到了今天,这一反叛精神引导我们用思辨设计这一新词来展望未来,期待用一种新的眼界去面对无限的可能,但我们又不得不对这种概念报以相似的担忧——消费主义至上的现实,完全遏制了这类“理想运动”进一步生长的可能性,在“原子化社会”、“希望代替梦想”、经济全球化大势已定的主流叙事当中,逐渐失去了继续疯长的内在动力。在社会趋利性的束缚以及历史的给出的参考答案中,思辨设计这种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中产阶级设计”模式,很轻易让人认为这类设计无法实际问题,只是某种高调的美学炫耀,其意义本身自然是难以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同。

但当我们回回顾“思辨设计”这一概念的历史,不难发现启发思考并促发行为的改变,才是思辨设计的核心要务;实现这个目标,思辨设计首先是为了吸引目标,因此出乎意料的视觉印象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与流于视觉高潮的其它造型语言不同,思辨设计旨在撼动眼球的瞬间同时传达出观念,启发想象与反思。推动观者开启想象另一种可能,是对抗“平庸之恶”的有效途径之一——思辨设计为每一个平凡人提供了这样难得的参与方式。

那么,在参与思辨的过程中,我们思辨的具体又是什么呢?

1.思辨设计思辨什么?

具体思考这个问题,首先得回到思辨设计的前身——批判性设计,在这个概念当中,设计的首要价值体现在作为一种研究媒介,从而启发人们关注另一些设计的可能性。与其它所有以提供解决方案为己任、强化现状的“确认式设计”不同,批判性设计的价值在于“采用思辨的方式,去挑战狭隘的假设与先入之见,反思设计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对于具体的设计问题上,批判性设计质疑设计传统关于“解决问题”的基本假设,认为在某些复杂情境之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尤其是面对“抗解问题”时尤为如此;而对于社会发展的思考,批判性设计反思技术光环背后的阴影区域,特别是那些以利益驱动的、基于技术进步的设计创新,会产生哪些被人们忽视的问题;而批判性设计最终的逻辑层面,即举着“质疑一切”的大旗,询问观众:“除了这样,还有哪些别的方式与途径?”“还能更好吗?”,总之在现实之外,提供另一个选择,是批判性设计的核心任务。

从批判性设计到思辨设计,变化的是引导大众思考的方式,不变的是对于可能性的探索。纵观诸多思辨设计作品,设计师在创作的时候,所思辨的“可能性”,不同于现代艺术对于社会、哲学的思考,几乎都是来自于对科学领域的探讨。这种创作上的收束,正是由于我们所处时代的特征所造成——通过科学技术逐渐完备的社会文化系统。

2.可能性的困境

生活在科学技术所建立的世界中,我们难以想象“没有某种现有技术的情况”,对政治话题、文化生活话题的热衷,也远大于对技术文化的态度。不可否认,这是由于技术所代表的“人类成功的活动”本身就弱于政治话题所擅长的情感、利益的推销,但技术的力量,在于其渗透性的进入我们的生活,并悄无声息的规范我们的生活。

技术总是表现出一种趋势,即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广,并不断打破文化间的壁垒,地域文化将人类分割成不同的集合,技术又将人类整合为一体。同时,技术本身为其发展,存在对于底层逻辑的统一化,从最早的合作工作开始,所有的技术到一定程度后,都会被要求标准化。技术分支的历史其实就是循环渐进的规范化历史。中世纪的机械钟表在世界各地敲响了同一时刻;莫尔斯电码的产生不仅仅解决了轨道上的交通堵塞,更成为安全、合作的代名词;电视作为一类标准产品,数字编码使所有流通渠道汇合到一条光缆上;当然,互联网只不过是互相可操作性协议的结果。同一度量连接世界成为一个具有更多共性的标准化世界村。

这样来看,技术本身表现出的力量,正是打破人类隔阂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的全球化从第一块磨制的石器就已经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手头的工具是一种技术客体,操纵它的手是文化主体,纵使如此我们却也不得不承认“技术的趋同性”与“争取最大利益的逻辑”不谋而合,而这正是造成可能性被无限压缩的原因。

文章来源:《传感技术学报》 网址: http://www.cgjsxb.cn/qikandaodu/2021/0727/492.html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技术在新工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
下一篇:框架下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中技术因素的多维分

传感技术学报投稿 | 传感技术学报编辑部| 传感技术学报版面费 | 传感技术学报论文发表 | 传感技术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传感技术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