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感技术学报版面费是多[04/29]
- · 《传感技术学报》投稿方[04/29]
- · 《传感技术学报》数据库[04/29]
- · 《传感技术学报》期刊栏[04/29]
“运动员已是科学的产物”!解密石智勇蝉联举(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项目组在科技服务过程中,还拍摄并分析了中国举重队其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影像资料,发现男子81公斤级吕小军在“下蹲挺”过程中,存在下蹲制动时间
项目组在科技服务过程中,还拍摄并分析了中国举重队其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影像资料,发现男子81公斤级吕小军在“下蹲挺”过程中,存在下蹲制动时间过长的问题,这将对紧接着的上挺发力动作造成影响,反馈报告引起了吕小军教练的重视。
奥运增光,宁大争先
基于石智勇、吕小军等冠军运动员挺举、抓举动作特征,结合定点定焦摄像、三维运动学解析、力值传感等技术,宁大体育学院科研团队成功构建了73公斤级和81公斤级的举重冠军模型。宁大项目组在中文体育学核心期刊《中国体育科技》《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以及爱思唯尔出版社 (Elsevier) 旗下综合期刊《Heliyon》发表原创论文,其中英文论文一经发表即被遴选为当期封面论文,国际科技媒体Eurekalert!以“Want to be an elite weightlifter? It takes a strong pair of knees”为题对该文进行转载。
用科技助力石智勇东京奥运会顺利夺冠,这一成功经验让宁大拥有了更长远的眼光。在向相关部门提交的《宁波竞技体育奥运争光发展路径及策略“成果要报》中,宁波大学课题组通过调研整理宁波体育的发展脉络,就宁波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展开了不少有益的思考,提出了深度推进“体教融合”、大力发展海洋体育、科技助力竞技体育等建议。
“科技助力,充分利用已经进入公示阶段的宁大体育博士学位点运动人体科学的优势,延长拔尖运动员竞技高峰期”这是李建设教授目前思考的一个方向,“石智勇目前宁大研究生在读,其他宁波籍奥运冠军也有意明年来宁大读博,未来将有更多的优秀运动员联袂出战2024巴黎奥运会,为宁波这座奥运之城再立新功,为宁大增添光彩”。采访最后李建设教授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京奥运会备战周期中,又恰逢疫情影响,宁波大学体育学院组织了以院长顾耀东教授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团队,采用送教上门等途径,帮助石智勇顺利完成了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所有课程,这些课程对提高石智勇的科学素养、优化知识结构帮助很大,石智勇也成为了我国拔尖运动员中少有的能完全看懂运动技术力学分析报告的人,“智勇双全”名副其实。此外,石智勇也已完成硕士论文开题和预答辩。
宁波大学一流力学学科、一流科研团队完成的《石智勇举重关键技术助力服务》结项报告,还得到了以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主任委员王清研究员为组长的评审委员会的高度评价,也获得了国家举重队石智勇教练组的充分认可。
2020东京奥运会石智勇夺冠后,宁波大学第一时间向中国体育代表团并举重队专门发去了贺电。
(图片:孙冬)
文章来源:《传感技术学报》 网址: http://www.cgjsxb.cn/zonghexinwen/2022/012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