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感技术学报版面费是多[04/29]
- · 《传感技术学报》投稿方[04/29]
- · 《传感技术学报》数据库[04/29]
- · 《传感技术学报》期刊栏[04/29]
王国法院士:智能化煤矿数据模型及复杂巨系统(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此外,还涉及多系统融合的兼容性问题、安全性问题等。当多个系统协同运行时,无论是空间、时间还是逻辑上都存在兼容协同的问题。每个子系统都需要
此外,还涉及多系统融合的兼容性问题、安全性问题等。当多个系统协同运行时,无论是空间、时间还是逻辑上都存在兼容协同的问题。每个子系统都需要评估在外部数据介入情况下的系统收敛性、稳定性及安全性。笔者团队对智能化煤矿复杂巨系统的逻辑关联进行研究和系统归并,提出以泛在网络和大数据云平台为主要支撑,以智能管控一体化系统为核心,“自主感知与控制-信息传输-井下系统-综合管控平台”为主线的智能化煤矿数据流动与业务协同融合链。
摘 要
煤矿井下同步运行着通信、传感、控制等大小上百个子系统,形成了越来越复杂的智能化巨系统。针对整个矿井智能化巨系统缺乏统一数据模型、传感器数据不完备、跨系统数据融合等难题,提出统一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基于“分级抽取-关联分析-虚实映射”的数据逻辑模型,构建了完整的煤矿井下跨系统全时空信息数字感知体系,形成集井下现场生产状态、采掘空间信息、煤机装备状态、风险信息等多参量、多尺度、全时空特性的数据感知方案。
基于煤矿多源异构关系数据的信息“实体”和虚实映射机理,提出基于知识需求模型的信息实体主动匹配、推送策略与自动更新机制,解决数据实时连接及迭代更新难题;提出基于“ABCD”(即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的智能化煤矿系统耦合技术,以煤矿安全保障系统耦合为例阐述了复杂巨系统数据交互、融合过程。
建立了智能化煤矿数据标准体系;给出了煤矿复杂巨系统的统一数据模型及决策机制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满足多目标决策下的智能化煤矿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体系。
相关技术在陕煤张家峁煤矿应用,突破了多源异构系统的一体化集成技术,建成了全矿井跨域融合智能综合管控平台,构建了全时空信息感知及实时互联机制,打通多系统、多层面、多部门的业务数据壁垒,实现全矿井58个在用子系统和34个新建子系统的数据融合和运行决策优化。
图 片

煤矿数据逻辑模型

工作面数据虚实映射模型

煤矿井下跨系统全时空感知体系总体框架

感知数据架构

数据跨系统汇集机制

信息动态匹配算法

基于“ABCD”技术的智能化耦合技术体系

煤矿数据管理体系框架

煤矿数据标准体系框架

张家峁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

煤矿巨系统多源异构大数据支撑系统

智能化煤矿安全保障系统耦合框架

张家峁智能化综合管控中心
作者简介

王国法,男,1960年9月生,山东文登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煤炭开发技术与装备智能化专家。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矿智能化工作委员会主任、首席科学家,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理事长兼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矿山专业委员会主任。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4件,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出版专著6部。获全国杰出工程师奖、孙越崎能源大奖等奖励,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方向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与装备
主要成果
王国法院士是我国煤炭高效综采技术与装备体系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煤矿智能化的科技领军者,创新提出了液压支架与围岩“强度耦合、刚度耦合、稳定性耦合”的“三耦合”原理和设计方法;创立了综采配套、液压支架和煤矿智能化系统的理论、设计方法和标准体系;系统提出了煤矿智能化及分类、分级发展的理念、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和标准体系,主持研发了四种模式的煤矿智能化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首创了5G+智能化煤矿巨系统顶层架构与应用系统关键技术,引领了智能化煤矿发展,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了杰出贡献。
文章来源:《传感技术学报》 网址: http://www.cgjsxb.cn/zonghexinwen/2022/021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