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我国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精神塑造研究(6)

来源:传感技术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推进体制改革,健全学术评价体系 学术评价是高校进行学术管理和科研评价及职称评定的基础和核心。它是指在对高校教师的学术活动信息进行收集、整

3.推进体制改革,健全学术评价体系

学术评价是高校进行学术管理和科研评价及职称评定的基础和核心。它是指在对高校教师的学术活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师的成果进行量化的判断等一系列过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有利于鼓励知识创新,引导学者在遵守学术规范的前提下,提高自身学术水平,为学术领域创造价值。但是,由于历史及现实种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学报编辑的职称评价体系存在很多弊端,导致高校学术出现异化现象。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学报编辑的职称评定通常以被评者论文和著作发表的数量和发表期刊的级别以及申请课题的级别为主要指标,同时还要看其个人获奖情况及所出版的期刊或者图书的获奖情况。虽然得出明确的量化结果确实便于管理者和评价者进行评价,但是原本复杂的学术评价体系被简单化,数量化,“一刀切”的量化评价导致学术生产的数量增加,质量下降。一方面,这样的评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促使编辑投入到学术科研中,获得较多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当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自身利益挂钩时,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学术评价制度的弊端就暴露无遗。因此,当前学术评价体系亟须改革和完善。笔者以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当前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评价指标单一,应建立复合型的评价体系。比如不仅仅以取得的学术成果为指标进行评价,还要将其学术不端行为作为评价指标。将其学术不端行为记录在案。

其次,评价体系缺乏质量标准的要求。应对发表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进行考量,引导编辑做高质量的科研活动。这项活动看似比较复杂,其实,高校学报编辑本身人员较少,对其科研成果质量的评价工作量不是很大,可以请其他高校的编审大致翻看其成果即可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

再次,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评价专家应引入利益不相关的第三方加入,可以借鉴国外的同行评议制度。目前高校编辑职称评定的专家大都是当地省级出版社的编审。以内蒙古为例,评审专家大都是区直属出版社的社长和编审,基本没有其他市级高校学报的编审,导致评定通过人员大都是出版社的编辑,高校学报编辑通过的可谓凤毛麟角。

最后,要改变当前编辑职称评价体制太过“标准化”的现状,比如奖项评定这一条件,出版社编辑获奖相对较容易的。因为出版图书的评奖活动较多,且奖项多被职称评审机构所认可,而高校学报编辑获奖大都是学报研究会等社会组织所颁发,对于高校学报编辑来说这些奖项珍贵,但是在评职称时这些奖项都不算积分,因此,把高校学报编辑与出版社编辑放在一起用同样的评审标准进行评价有失公允。

(二)学校层面

1.优化校园学术环境,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面对社会转型,各种思潮也充斥着大学校园,曾经的“净土”现在也不再那么“干净”。高校学报编辑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难免受其影响。在此种情况下,高校有义务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学风建设,优化学术环境,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

第一,应加强高校学报编辑学术规范教育,提升职业道德素养。高校学报编辑是以维护学术尊严,刊发优质稿件,出版高质量学术期刊为主要职责的职业。同时,高校学报编辑承担着科研工作。因此,其职业具有把关人性质。相对于其他高校教师而言,对其道德诚信有着更高的要求。高校是治学的场所,应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学风建设的根本,高校学报编辑只有具备了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才能遵守学术规范。故此,高校应切实加强学报编辑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和完善,定期进行学术道德规范教育,通过会议、访谈、讲座、讨论学习等方式促使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道德内化,由他律转向自律,从而提高其学术道德意识,优化整个高校的学术氛围。

第二,注重高校其他教师和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完善学术人格。高校教师及研究生可以说是高校学报的主要作者,一部分高校教师还是审稿专家,对稿件的学术评定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面对广大作者群和审稿专家,高校同样有义务和责任对其进行学术规范教育,加强学术诚信教育,提高个人学术修养。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做法,在新生入校时签署诚信保证书,完善其学术人格,营造良好的高校学术气氛。

2.明确编辑岗位职责,严格编辑工作规程

文章来源:《传感技术学报》 网址: http://www.cgjsxb.cn/qikandaodu/2021/0707/475.html



上一篇:学报对高职院校教师学术素养提升的作用
下一篇:铅卤钙钛矿纳米晶的电致化学发光

传感技术学报投稿 | 传感技术学报编辑部| 传感技术学报版面费 | 传感技术学报论文发表 | 传感技术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传感技术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