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华四泉访谈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创刊(4)

来源:传感技术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张: 他们都是专职负责刊物? 华: 不是, 几位老先生都是兼职, 但不是挂名, 而是实干, 完全尽义务, 不领报酬。 老先生们工作特别认真仔细, 以

张: 他们都是专职负责刊物?

华: 不是, 几位老先生都是兼职, 但不是挂名, 而是实干, 完全尽义务, 不领报酬。 老先生们工作特别认真仔细, 以质量为重, 严格把关, 不仅在审稿、 组稿方面, 更为主要的是动脑筋想办法, 把握办刊方向, 不断提高刊物质量, 尽心尽力, 可谓呕心沥血。 有老先生做榜样, 我们也丝毫不敢马虎。

张: 老先生们为什么有那么高的工作热情?

华: 这是他们的事业心、 责任心、 精益求精、 爱岗敬业使然。

张: 那就是说, 从1983 年到1996 年的十三年间, 您一直从事《教科版》的编辑工作?

华: 是的, 后来离开是因为我也吃不消。 工作量很大, 工作很辛苦。 当时每篇文章的排版都是单页起排, 目的是刊物出版后除了给作者两本杂志之外, 还要寄给作者十份文章的抽印本。 因为是抽印本, 作者的文章不能与其他作者文章合排在同一页上, 需要单独抽出装订成篇(类似单行本)。 这样的需要, 增加了排版工作量, 因为文章不会篇篇凑巧单独成篇, 所以需要删改成为单篇。 如果版面出现空缺, 就要选取资料予以补白。 而要找到恰当的补白资料, 也不是轻而易举。 另外就是校对, 当时的印刷条件, 只有铅排, 校样是手工印刷, 效果极差, 特别是注释部分使用六号字, 尤其外文六号字,不像现在可以屏幕放大, 校对起来非常吃力。 为了保证错误率在规定范围内, 实行三校, 甚至更多。再有一份刊物出版后, 需要给作者邮寄增刊和抽印本, 计算稿费并汇款, 以及给固定联系的作者和单位赠寄刊物。 这就要开信封、 塞杂志、 粘封, 然后邮寄。 实在忙不过来, 寒暑假时候就把爱人和孩子叫来帮忙。 工作很辛苦, 人员逐渐减少, 工作量到后来越来越大。 没有时间收集资料写写文章, 所以我的成果很少。 编辑部的工作, 没有功劳, 有点苦劳。 虽然工作辛苦, 但是得到三位老先生的认可。瞿先生说我是他们的“左膀右臂”, 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张: 那时候《教科版》的经费投入状况怎么样?

华: 经费很少。 只有印刷费和稿费, 实行实报实销。 办公用品在教科院办公室领取, 邮寄费在院办报销, 没有其他经费。 学校的其他单位已经实行奖金, 我们编辑部人员还是赤膊上阵。 即使这样,针对当时出现版面费的歪风, 《教科版》也不为所动。

张: 办刊初期的编辑流程是怎样操作的?

华: 一般流程是: 登记来稿、 作者信息——初审进行首次筛选——可用稿件分门别类——送交主编复审——审稿会定稿。 稿件是否可用, 以质量作为衡量标准, 不夹带私货。 对于确定录用的稿件,经过编辑加工, 或者请作者加以修改再由编辑加工。 加工过程中, 如果遇到问题再与作者联系, 同时对引用资料、 注释进行查核等。 等到加工完稿, 由我标明字号字体, 送交印刷厂铅排, 经过三校, 最后对红, 签字印刷。

张: 刊期的确定呢?

华: 1982 年, 我们在《华师学报(哲社版)》第六期登载了教育科学专辑,①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 年第6 期: 教育科学专辑(代试刊)类似试刊。 1983 年《华师学报(教科版)》正式以季刊形式出版。 由于稿源的问题, 同时出于审慎的考虑, 当年只出版了两期,所以成了半年刊。 1984 年才成为正常的季刊, 出版四期。

张: 这么说, 1982 年就是试刊; 1983 年由于稿源有限和把关严格, 成为半年刊; 1984 年就正式成为季刊。 那当时刊物的稿源状况怎样?

华: 总体是先少后多。 创刊初期的稿源, 校外是约稿; 校内为自投为主, 也有约写的。 二、 三年后, 校外自投稿件逐渐增多; 七、 八年后, 自投稿件倍增, 有满溢之感。 当然, 根据需要还是会进行一部分约稿。 这样, 我们的约稿任务有所减轻, 但是初审工作量大大增加。 当时市外约稿主要通过写信, 很少使用电话。 编辑室只有市内电话线路, 不能拨打长途, 而且长途费用昂贵, 使用有限制。 市内校内稿件一般面约, 遇不到的时候再写信。

张: 约稿的对象怎么确定呢?

华: 三位老先生, 都是在各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教授。 他们对其领域中的专家学者都很熟悉, 心中有数。 刊物需要哪方面的稿件就由老先生亲自写信约稿, 事务太多的时候, 就交给编辑(大多数是我)来写信联系。 信件的格式, 一般先作自我介绍, 然后举出老先生的大名, 转达老先生的意愿。 因为联系的学者与老先生互相熟悉且彼此尊重, 所以约稿都很有成效。 我线索少, 偶尔提出点建议。 我还给钱学森写信组稿。 他也给我们写稿了。②钱学森. 关于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4(4): 1-6.

文章来源:《传感技术学报》 网址: http://www.cgjsxb.cn/qikandaodu/2021/0708/477.html



上一篇:铅卤钙钛矿纳米晶的电致化学发光
下一篇: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传感技术学报投稿 | 传感技术学报编辑部| 传感技术学报版面费 | 传感技术学报论文发表 | 传感技术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传感技术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